澳门·威尼斯人(中国)官方网站-Official Platform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改进学术风气,提高学术水平”系列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启动

时间:2008-10-10浏览:37

      10月8日晚,食品学院在校本部9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标志着食品学院“改进学术风气,提高学术水平”系列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启动。
  此次活动硕士研究生王旭清、陆振中和乔园园分别做了题为“鸭胚蛋超滤多肽液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的影响”、“中华寿桃冷害褐变控制技术”和“生姜蛋白酶的提取纯化及部分酶学性质”的学术交流报告,学院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大鹏副教授参加了交流会。
  王旭清详细报告了其实验的相关内容:以鸭胚蛋为原料,采用超滤工艺分离得到鸭胚多肽,研究其对小鼠机体抗疲劳、耐缺氧及抗衰老能力的影响。实验设对照组和实验组(鸭胚多肽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小鼠30天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力竭至死时间,并测定小鼠游泳后血清中乳酸(LD)含量、尿素(BUN)含量、葡萄糖(LG)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急性脑缺血性存活时间,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鸭胚肽能显著增加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中LDH活性、SOD活性、小鼠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及急性脑缺血性存活时间,并能显著降低LD、BUN 和MDA含量。说明鸭胚多肽能有效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并能延缓小鼠衰老。陆振中介绍了其用三种方法处理了中华寿桃,热空气处理、乙醇处理、1-MCP处理,并结合温度控制技术,用来防止中华寿桃的冷害褐变。其中1-MCP处理的效果最好,热空气和乙醇处理也有一定效果,但是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乔园园则介绍了生姜蛋白酶的提取方法,报告了其确定的生姜蛋白酶的纯化工艺参数及对生姜蛋白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的测定。
  食品学院“改进学术风气,提高学术水平”系列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研究生团支部,按照学院党委的要求和学院广大研究生的愿望,对以往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深化、拓展和创新,改进后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是食品学院转变作风,改进学风在研究生工作中具体体现。